1、什么是报录比?
报录比,简单来讲就是考试报名人数和实质录取人数的比率。一般来讲,假如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考试报名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假如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考试报名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考试报名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率,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质考试报名的人数和实质录取人数的比率。
2、报录比有什么影响?
报录比具备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报录比的高低不可以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职位的好坏,但却是考生在择校、选专业等方面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同时也是决定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第一大重点原因。为此,记者建议大伙在考试报名前,必须要知道该院校或单位往年的报录比,然后结合自己实质能力,决定是不是选择考试报名此院校。
3、报录比走势怎么样?
虽然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但研究生报录比整体呈降低趋势,也就是角逐困难程度并没增加。其中2009年报名人数的下滑、但招生数目继续增长,致使报录比降至2.8:1,随后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报录比有所上升,到2013年达到3.3:1。在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考生数目大幅增加,报名数目达到212万人,录取72万,报录比第三降到3:0以下,达到2.9:1。
由数据可见,考生在选择考试报名院校和专业时绝对不要随便,必须要结合我们的实质状况来权衡适不适合考试报名985、211等重点院校。除此之外,记者在剖析了各大研招院校之后,建议广大考生请自动绕开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院、清华大学的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的土木水利学院、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高翻学院等这类研招院校“重灾区”。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2020考研:考研学子的新选择”有关内容,期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